拍攝日期:2008.10.22
2008.10.29星期日的「食尚玩家」介紹中原大學附近的美食,妹c4剛好隔天星期一放假,吵著妹c3下班後一起去趟「餵豬行程」。
先前網路上閒逛常見他人的部落格說,自己熟識的附近商家經報導過後,湧現可怕的人潮。節目裡也不時提到,不少觀眾會依照他們推薦去大快朵頤。妹們提議去逛時,我還沒有反應過來,等到她們到了現場,打電話回來說什麼都要等,我才想到這可怕的媒體宣傳效應。
上得了電視的商家生意原本就了得,再加入好奇湊熱鬧嚐鮮客(沒想我妹們也這麼熱血衝了過去,雖然我也很想,可惜我沒本錢),人龍便瞬間大排。
尚未出門前列出的食物名單沒有幾個能買得到,勉強吃了到了魯味、飲料填飽肚子,又帶回了蔥燒包,光醬子也等了好久,到家時也快十點、十一點了。
等星期二妹c3下班回來才說冰箱有顆蔥燒包是要給我的,但是吃完晚飯已經飽了,所以我到了星期三上早上才吃的。
照片1.蔥燒包的外貌,有點像包子吧,我放入大同電鍋用將近半杯水再蒸熱。
照片2.跟十元銅板對比,真的滿大個頭的吧!
照片3.筷子撥開後的內餡呈現,基本上它類似大一號的水煎包吧,裝於袋中一邊走一邊吃,大口咬下。請出筷子連自己莞薾是拿刀叉吃批薩,不過它實在好燙且不小顆,我還一邊上著網,不想燙著也不想油膩手咩。
照片4.以它的個頭來說,肉餡算多了,小失望沒有電視上那麼滿,或許我放太久了,青蔥的部份因水份釋出體積縮小了。
照片5.顧名思意「蔥燒包」強調是蔥,蔥跟肉的比例差不多,似乎又比肉多了點(個人感覺)。一撥開相當濃郁的蔥香襲來,單吃內餡偏鹹,搭配著外皮則剛好,不死鹹也不會無味。(基本上是我無聊拿筷子吃,所以才會有外皮與內餡分開吃的情形,一大口咬下的就不會有此困擾)
照片6.如同水煎包也是在平底鍋裡稍微油煎後,再加入水加蓋至熟。所以底部呈金黃,應該先拍一張翻圖,可惜早上腦袋不太清楚,又餓,記得拍照就不錯了。不只外貌很像包子,口感亦然,又比市售的包子再韌了點,但沒有煎包那麼韌。(我的感覺可能不太準,畢竟冰了那麼久又蒸過;妹c4則是包了錫薄紙丟到小烤箱烤了十分鐘,不過沒有事先由冰箱拿出來回溫,大顆的蔥燒包不怎麼燒,內餡有點冷;烤的外皮據說比較酥香;結論是,即使不是現吃都還不錯吃啦)
蔥燒包一個25元論便宜尚且ok,看電視時是覺得它的「包皮」(沒有內餡的)一個才十塊真是讓人大叫。
不過妹c3說吃起來不像包子饅頭,很難具體形容是在吃什麼。沒有內餡很單調,價格雖然驚艷可是沒有想像中的好吃(自己想像太多),便宜飽足應該是夠的,滿大一顆的才十元看了就覺得爽。
店家資訊 :(來自食尚玩家blog)
包皮不包餡 10元
蔥燒包 25元
包好甲蔥燒包
中壢市實踐路86號
(03)4369095
更多食尚玩家的美食
http://popblog.tvbs.com.tw/Blog/Blog_manager/Blog_Content.aspx?NEWS_CODE=20081017110537&NEWS_DATE=2008/10/19&path=yummytvbs&fun=comments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