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日期:2008.09.30
滷冬瓜是我媽做的,我妹回家帶上來的;so沒有做法可以post,於網路上查到作法,這個似乎跟我媽的最接近,參考看看囉!
貓頭鷹&樹洞 - 滷冬瓜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RubyCT/11395201
妹c3倒是有點惱,她辛苦地由台南背上來滷冬瓜,是要直接吃的,我卻把它拿起來亂魯;她碎碎念:整鍋都是筍干味,沒有冬瓜。眾口難調,偏偏我又愛瞎搞,嘻!嘻!
冬瓜是由冰凍庫拿出來,我感覺沒有什麼食慾,把它當作蔭瓜用了,加了魯冬瓜的魯汁相當甘甜。本身冬瓜沒有什麼味道,可是以前魯竹筍時倒不覺得筍干這麼突出的香,是因為切成小丁所以味道容易熬出,還是因為加了滷冬瓜的原因?(我也不知道)
其他不一樣版本的魯冬瓜
地球美食漫遊媽媽的滷冬瓜 - 樂多日誌
http://blog.roodo.com/mylittlechef/archives/2546863.html
簡易料理滷冬瓜 - 樂多日誌
http://blog.roodo.com/jouwan1966/archives/2477272.html
滷冬瓜 - Henni's Family - Yahoo!奇摩部落格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enni-family/article?mid=10530&sc=1
於查資料時意外看到的冷笑話(?)
滷冬瓜滷白菜為何沒有滷柿子
因為……… 柿(士)可殺!不可滷(辱)!
老媽常說魯的東西是越魯越好吃,以前爺爺喜歡吃魯南洋鯽魚也是都是一大鍋煮好後,餐餐熱後再吃,說醬子「越陳越香」。儘管覺得一道菜吃了好多餐不是很好,可是也不得不承認第一次魯好的食材就算花了很多的時間去魯,都不如隔餐再熱。
這次肉燥我提前一個晚上,大約小火煮45~60分後,關火蓋著鍋蓋悶,睡前也放涼了再送入冰箱。隔天中午再魯半個小時,然後蓋著鍋蓋放涼。等晚上要吃前再魯熱個一二十分鐘。
儘管第一次魯好味道已經相當不錯,不過筍丁仍有點小需要運動牙齒。以前在家裡魯肉時,這種筍干已越放越少,因為常常需要嚼到下巴發酸(這也是我為什麼突發其想,把筍干切成小丁的原因)。每煮一次,筍干的味道越跟肉融合,雖然仍蓋過絞肉,但越魯小小的肉燥變的更緊實,肉香反而明顯尤其吃到絞肉時。
整個味道變成好像「封肉」,不是現在那種客家封肉,是喜宴上那的筍干魯豬蹄(我們那兒台語都叫封肉)。原來即使切成小丁的筍干尚需要發這麼多時間魯與浸,難怪我先前魯的筍干......跟自己的嘴巴過意外不去。
整個清爽多了,沒有純肉燥地油;筍丁的口感也變成如罐頭玉筍...嗯...再硬一點,。
照片1.是中午剛自冰箱拿出來的「留影」,有一層薄豬油浮結於上。
照片2.是前晚吃剩的白飯,剛好肉燥魯好了就拌了拌,本想隔天再蒸熱。不過太懶了,放回溫便直接吃,感覺也滿好的,沒有冷了油膩膩的礙口。
照片3.當然肉燥還是熱騰騰地淋上白飯最好
照片4.不過我們拌的不是白飯,而是妹回家後去買上來的「鹽水意麵」。意麵在北部比較少見,在南部家那裡似乎每家麵攤都有賣,有的專門賣意麵,有的光麵條就有意麵、油麵、陽春麵可以選擇。
意麵是溼的(沒有經過乾燥)需要存放在冷凍庫,剛開始有點煮的小失敗,後來發現要先解凍,煮的時候水要多一點,麵要分小團下鍋(我就是太貪心),迅速用筷子攪散,滾了便可以撈起。煮的時間不需太長,但也沒有妹說的4秒就可以,不過不太好掌控不是太硬就是太糊(有待努力)。
留言列表